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这部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。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,在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民法典共7编、84章、1260款条文,分为总则、物权、合同、人格权、婚姻家庭、继承、侵权责任,以及附则。民法典实施后,先行的婚姻法、继承法、民法通则、收养法、担保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侵权责任法、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。
作为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,民法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“法典”命名的法律。民法典被誉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,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而关于近年来的热点问题,如“未出生的胎儿是否有继承权”、“见义勇为免责”、“离婚冷静期”、“禁止高空抛物”等在民法典中也都有了答案。
接下来,公众号将推出“说法”专栏,定期为我区残疾人朋友来讲讲这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民法典,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。今天先跟着小编看看民法典中对现有继承制度的重大改变。
遗 嘱 编
遗嘱形式方面新增打印遗嘱的有效性
一、相关法条
在《民法典》第六编第三章 遗嘱继承和遗赠中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:“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。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。”
二、法条解释
《民法典》在自书遗嘱、代书遗嘱、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、口头遗嘱、公证遗嘱的基础上,增设打印、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作为新的遗嘱形式,确认其效力,同时规定打印遗嘱的形式要件为:
(1)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;
(2)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。
三、相关案例
王大爷与李大妈婚后生育一子一女,但儿子长期对两位老人不闻不问,平时的生活起居都由女儿操持。老夫妇便决定将名下的财产留给女儿一人所有。2018年8月11日,王大爷和李大妈订立了一份遗嘱,载明二人百年以后名下的两处房屋都归女儿一人继承,但由于两位老人年岁已高,文化程度也不高,无法自行书写遗嘱全部内容,因此老夫妇请朋友帮忙,将遗嘱内容打印出来并签署了名字和日期。同时,老夫妇还邀请了两位邻居见证该遗嘱口述、打印和签字的全过程,以表明遗嘱内容是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。王大爷和李大妈去世后,女儿按该遗嘱继承两处房屋,儿子却以遗嘱并非老人亲自书写提出了异议。
民法典出台前
现行《继承法》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未规制打印遗嘱这种遗嘱形式,在司法实践中多次出现关于打印遗嘱效力之争的案例,各地法院对此也有不同的审判意见。本案中关于王大爷和李大妈打印遗嘱之效力,在民法典出台前还是存在争议的,小编建议立遗嘱人采用公证、代书等方式订立遗嘱。
民法典出台后
打印遗嘱作为新的遗嘱形式,只要王大爷、李大妈以及两位见证人在遗嘱每一页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,那么这份遗嘱就是有效的,是法律所认可的。当然,需要注意的是,两位见证人必须是在订立遗嘱现场实实在在看到和参与了整个过程,并且与本案没有利害关系,否则也可能影响该遗嘱的效力。
稿件来源:上海市杨浦冰之融法律服务中心